• 校园首页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年版)的通知
时间:2023-06-15 来源: 作者:

合职院教[2023]59号

各二级学院:

专业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培养专门人才的总体设计,是学校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为落实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结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现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年版)修订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也要努力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开展现在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等通知文件精神。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文化育人”的“类型”之路,深入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及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通过调整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突出创新意识培养,落实工学结合、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等手段,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需要的品德兼优、适应能力强、多岗历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修订对象

2023年全日制学历教育计划招生的所有三年制高职专业。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育人手段,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培养学生素养、职业素养、公民素养的三个梯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类型特征,明确培养规格

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跟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发展,广泛开展调研,按照“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确定岗位与人才培养规格。按照“重构课堂、联通岗位、双师共育、校企联动”的教改思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基于岗位实际需要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突出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和地方性。

(三)适应合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原则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反映社会和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前瞻性、地域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要紧紧围绕合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合理安排落实好各类型课程及其拓展内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合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要。

(四)推行“岗课证赛融通”的原则

通过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方案的设计要结合岗位要求、1+X证书考试内容、职业技能大赛内容等。鼓励学生参与技能大赛、参加1+X证书考试,在毕业前能取得在行业内具有较高认可度的1—2个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五)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

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六)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原则

方案设计要遵循高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四、基本规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主体部分和支撑部分,主体部分应当体现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包括专业名称及代码、入学要求、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实施保障、毕业要求等内容,并附教学进程安排表等。支撑部分包含专业调研与分析论证报告、课程标准等。

(一)规范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应当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军事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技术、语文、数学、外语、健康教育、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

结合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体育、美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开设关于国家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学校还应当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志愿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

2.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一般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6—8门专业核心课程和若干门专业课程。

(二)合理安排学时

本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原则上三年制专业总学时不超过2600学时。原则上每周不超过26学时。理论教学和分散进行的实践教学课程以16-18学时计1学分,时间相对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答辩及综合训练一般以一周(24-30学时)计1学分。

(三)强化实践环节

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要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可根据专业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建好用好各类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统筹推进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四)严格毕业要求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学生毕业要求。严把毕业出口关,确保学生毕业时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和教学环节,结合专业实际组织毕业考试(考核),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坚决杜绝“清考”行为。

(五)促进书证融通

鼓励积极参与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步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试点,探索建立有关工作机制,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计入个人学习账号,尝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

(六)加强分类指导

鼓励二级学院结合实际,制订体现不同学院和不同专业类别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单独编班,在标准不降的前提下,单独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弹性学习时间和多元教学模式。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专业,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七)学期调整

结合二级学院专业实际,适当调整实习期间的时长。

结合专业特点,每学年可按“2长1短学期”设置,利用暑期开设一个短学期,学生在校学期由现在的6个学期调整为8个学期。即:第一学年后增加“职业体验”,可为期1个月;第二学年后增加“岗位见习(校外企业工艺参观、实践等)”,可为期1个月。记入学分(1个月计4学分)。

(八)版面与字体要求

1.版面:A4纸(竖版),Word文档,“各种相关表格”建议用本指导性意见提供的模版,以便统一排版、印刷。

2.大标题:合肥职业技术学院XXX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黑体,4号字)。

3.正文标题(黑体小4号字),内容(宋5号字),行间距20。

课程名称及代码要求

规范课程名称,按照学校要求编制课程代码。

五、进度要求

各二级学院于2023年810日前完成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专家评审工作电子稿交教务处(664994318@qq.com)并将人才培养方案上传至专业管理系统

附件:

1.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

2.XX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报告

3.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意见表

4.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定意见表


5.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2023年6月15日



鼓山校区:合肥市巢湖市凤凰山路       汇心湖校区:合肥市新站区岱河路2号

新闻邮箱:news@htc.edu.cn 版权所有: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皖ICP备05003777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650号